美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常让旅行者感到新奇甚至困惑。注意这些文化差异,可以让你在美国旅游少踩坑:
1. 为什么随时都在付小费?
美国小费源于服务业人员低底薪的薪资结构部分州允许雇主用 「小费抵薪」,时薪可低至 2.13。因此,小费占服务人员收入的 5060,若不支付或低于 10,可能被视为对服务的否定,甚至引发冲突。需注意:
场合与费率
:餐厅 1520 高档餐厅或特殊服务需更高,出租车 1020,酒店客房清洁每日 25 刀
隐性收费
:部分账单已含 「服务费」Service Charge,需仔细核对。
2. 厕所门缝怎么这么大!
美国厕所不仅是开关门的那条细小门缝很宽、就连门下方的缝隙也相当大,进入厕所时基本上就能从底下门缝看到好多双脚,原因是防止非法行为如吸毒、霸凌。但这也导致隐私感较低,需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3. 找不到热水..
无论冬夏,餐厅提供的永远都是加满冰块的冰水,要求提供热水他们会很疑惑以为你是生病了,这是需要告诉他们 「Im Chinese and Im more accustomed to drinking hot water」 我是中国人,我更习惯喝热水,但可能被收取费用。原因:美国全年提供冰水的习惯与 20 世纪冷饮广告、果葡糖浆推广密切相关。低温可掩盖高糖饮料的甜腻感,刺激消费。
4. 离这里超近,开车只要 1 小时就会到
美国地广人稀,当地人习惯长距离通勤如单程 1 小时属常态。建议租车出行,并提前规划路线,避免低估交通时间
5. 食物大份量:外带不丢脸,浪费才尴尬
美式大部分餐食普遍量大,剩余食物打包是常态,甚至被视为环保行为。部分餐厅主动提供外带盒,无需羞于启齿
6. 陌生人跟我聊天唉,他是不是对我有意思?
在美国即使是和不认识的人对到眼,大部分人都会给你个微笑甚至还会开口问好,或者像是在外买午餐、买咖啡、逛书店时,服务生或店员也都会跟你问好、问你周末要干嘛、称赞你的服装很好看等等的。这其实是美国很常见的 Small Talk 文化,而这样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在跟你搭讪,而是美国人展现友好的一种表现。所以到美国旅游时,若有碰到 Small Talk 也不妨尝试多多和他们聊聊,说不定会获得不错的反馈。
7. 在美国没有人在晒衣服?
一般家庭都是洗衣烘干一起完成,原因是:认为不美观,衣服被吹走可能造成别人困扰
社区禁令
:超半数的 HOA 业主协会禁止户外晾衣,违者可能被罚款
阶级标签
:烘干机普及后,晒衣被关联为 「贫穷」 象征
8. 你:和警察友好互动;警察:他在挑衅我?
中国警察注重教育与沟通,如南通推行的 「说理执法」,民警主动解释法理情理;美国法律优先自我保护,任何非常规动作如拍盾牌、快速靠近可能被视为威胁。美国警察以 「执法权威」 为核心,中国警察以 「社会和谐」 为导向。
9. 严格吸烟规定: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美国政府建筑物、交通工具、餐厅及酒吧等室内场所全面禁烟,违者可能面临高额罚款。部分州甚至禁止在公园等户外区域吸烟
10. 问年龄薪水是非常无礼的行为
美国人视年龄、收入、婚姻状况为敏感话题,朋友间也避免询问。未经邀请拜访他人住所被视为冒犯行为
11. 公共场合礼仪:轻声细语与有序排队
在餐厅、剧院等场所需压低音量,避免喧哗。插队行为不被接受,乘坐公共交通需主动礼让行人
12. 独立性与竞争意识:美式成长的核心
美国景区常见青少年独立带队研学,父母鼓励主动争取资源;中国家庭旅行更重集体行动,谦让合作被视为美德,竞争表达相对含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