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024 年很多国家的签证政策又有所变更,今天给大家汇总一下那些变更签证政策的国家有哪些,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的目的地吧!
1、中泰两国将从 3 月起永久互免对方公民签证
据央视新闻,泰国总理赛塔·他威信当地时间 1 月 2 日表达,中泰两国将从 3 月起永久互免对方公民签证。
我国外交部随即表达:中泰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互免签证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双方主管部门正就具体事宜密切沟通,我们期待有关安排早日落地生效。
1 月 3 日上午,泰国总理兼财政部长赛塔在政府大楼前,就 2 日公布并引发广泛关注的中国和泰国双方永久互免签证事宜接受记者采访。在被问及中国方面尚未证实这件事,他是否有任何补充解释时,赛塔表达没有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由于这件事已经商讨妥善,泰国外交部长班比也将飞往中国签署,遂希望各方对这件事放心,2024 年 3 月 1 日将定能实现两国永久互免签证。
泰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班比表达,值此对中国旅客的临时免签政策马上于 2024 年 2 月 29 日完结,内阁会议已批准了泰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关于普通护照拥有者和公务普通护照的互免签证的准备工作,已同意他在 1 月份内或 2 月份上旬前去中国签署协议,确保对方公民来往便利。
他指出:「中泰两国之间将于 2024 年 3 月 1 日起永久互免签证,总理已经敦促公共关系部和相关联部门照顾好两国旅客,便利往返;该政策将允许普通和特殊护照拥有者每次入境对方国家免签停留最多 30 天,并且在 180 天之内总共停留不超过 90 天。这项豁免政策不包括永久居住、工作、学习、媒体活动或其余需要提前获得许可的活动。」
也就是说,每半年里,中国旅客能免签来泰国三次。因此 「30 天到期之后,出境 1 秒,再一次入境,无缝长居泰国」 这种搞法,是不有可能的。免签,仅仅是免去旅客的短期旅游签,而不是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具体免签日期和细则,坐等官方进一步通知)
说好的 「新马泰」
果然是 「手牵手,一并走」
2、新加坡和中国互免签证 30 天:年初落实
官方证实新加坡和中国计划在 2023 年初落实 30 天互免签证安排,同一时间,2023 年 3 月底前将增加两地的直飞机票。
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指出,目前的机票需求爆满,就算有互免签证安排,也需要有更多机票才能让访客出行,免签证并不意味着没有入境检查。新中两地目前的直飞机票趟次只恢复到疫情前 75% 的水准,新加坡正同中国交通部和民航局进行讨论,审批程序通常在 2 月左右达成。
3、日本:入境简化、多项新规定执行
据日本媒体 NHK 报道,日本政府计划从 2023 年 1 月起合并出入境审查和海关审查的部分流程,简化入境手续,从而为访日外国人等机场使用者提交更多便利。
日本将尝试在入境检查前设置一个共用终端,能通过一次确认达成入境和海关两项审查。假如成功通过入境审查,旅客只需进行人脸识别即可达成 「海关申报」,无需再一次出示二维码,从而进一步简化入境手续。
从本月开始,东京羽田机场将率先试运行这一新系统。假如一切成功,计划 2023 年起将在日本全国各个大的机场推广执行。
此外,日本驻华大使馆为了更好地推进电子签,对 2023 年 12 月 4 日起入馆的材料做出了新的要求。(目前仅有单次是电子签,三年多次和五年多次现阶段还是贴纸签。)
以北京领区为例,从 12 月 4 日起只要是申请赴日旅游签,不论是单次、3 年多次、5 年多次都必须按照以下要求提交材料:
照片 3.5*4.5cm 白底免冠彩照 2 张+电子版 (近 3 个月内拍摄)
经济能力 (黑白/彩色复印件均可) 纳税≥2 页,需按照顺序正反面打印
存款证明柜台版提交原件即可,无强制正反面打印
存款证明电子版,2 张以上的需要正反面打印
护照首页 【彩色】 单面 【彩色】 复印件一张
其余资料 (黑白/彩色复印件均可) 户口本首页+本人页还有其余材料均需 A4 纸正反面打印
以上所有正反面复印件务必保持同一方向,不可颠倒复印 (除以上新要求外,其余办理资料和要求不变)
4、美国移民局明确学生签证允许申请绿卡
最近,美国移民局 (USCIS) 在其官网更新了留学类签证 (即:F 类和 M 类) 的政策指南,其中明确了海外留学生及其家属在美国境内的就业许可、身份变更、居留延期和恢复申请方面的诸多疑问。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政策指南更新中,美国移民局首次明确了在美海外留学生能直接申请绿卡,且申请期间不会对他们的身份造成影响。
这意味着,就算海外留学生回国续签,又或是离开美国后再一次入境,也不会由于有移民倾向而被拒签又或是受到遣返。
该指南规范了就算申请人有正在审理的绿卡申请 (PERM,I-140),也不会因此而拒绝申请人的学生签证。只要该海外留学生有一个不打算放弃的境外居所,并且能证明当事人在临时留美后有回国意愿,就有机会在申请绿卡的同一时间通过学生签证入境美国。
这也将为海外留学生和美国教育机构提交一个明确的政策指引。
5、俄罗斯最新团体互免签证政策或将敲定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2 月 23 日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多边经济合作和特别项目司司长尼基塔·孔德拉季耶夫表达,俄经济发展部正在努力进行关于签署俄中新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协定的筹备工作,计划在 2024 年达成所有审议程序。
俄罗斯旅游业联盟 12 月 22 日表达,更新后的政府间协定中一些条款将出现变化,包括团体最少人数将从 5 人减少到 3 人,他们在境内最长停留时间将从目前的 15 天增加到 21 天。
6、印尼:推出天价五年多次旅游签
印尼移民总局日前发布了 D1 和 D2 两类 5 年多次入境签证政策,该政策使外国公民更容易通过商业和旅游目的入境印尼。D1 类的多次入境签证可用于旅游目的,D2 类的签证可用于商业目的。这两种类型的签证每次入境的逗留期限最多 60 天。
这种多次入境签证为流动性高的外国公民提交了舒适便利,在线签证申请政策使签证不需要再前去印尼驻外大使馆现场办理,申请人将更容易获得签证。但是 5 年签的价格达到惊人的价格。
07、东南亚版 「申根签」 或将来到
最近,泰国和越南相继提出了东南亚版 「申根签」,一张证畅游东南亚各国。
东南亚版 「申根签」 是指东盟签证 (ASEAN Visa),它的性质与欧洲国家的申根签证 (Schengen Visa) 相同,即拥有该签证的旅客能在签署协议的东盟国家之间自由旅游,而无需分别申请各国的签证。这样一来,世界各地的旅客只需办理一次东盟签证,就能走遍东盟国家。
据悉,泰国旅游协会已经向泰国政府提交了该提议,并希望能在 2024 年之前实现。目前,东盟 10 国签证的提议还处在初步阶段,尚未得到东盟各国的正式批准和执行。东盟成员国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这部分国家的地理位置相邻,文化相通,旅游资源丰富,是很多旅客向往的目的地。
8、韩国试点执行 「数字游民」 签证
据韩国法务部 12 月 29 日消息,韩政府从 2023 年 1 月 1 日起试点执行 「数字游民」 签证制度,旨在吸引全球范围内以远程方式工作的外企高收入群体。
「数字游民」 签证仅限于在外企工作的外籍人员,须满足可远程办公且在同一行业从业一年以上的条件,其 18 岁以上的家属也符合条件。
此外,申请者还必须满足年收入达到韩国前一年度国民总收入 (以 2022 年为准 4248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 23. 三万元)2 倍以上等条件,门槛相对较高。
9、澳大利亚签证政策迎来一系列重大变化
引入新的临时技术工人签证
据可靠消息,政府目前正在引入一种新的为期四年的临时技术工人签证,一旦引入该签证,那么 「紧缺技能」 签证将取代当前的临时技能短缺签证。政府还称,「紧缺技能」 签证的引入,将为工人提交更多更换雇主的机会,并提交获得永久居留权的路径。据可靠消息,人们能通过三个途径获得该签证:
第一个是专业技能途径——适用于那些收入达到 13.5 万澳元及以上的工人,但不包括贸易工人、机械操作员、司机和劳工。
第二个途径则适用于大多数临时技术移民,但他们的工作必须在 Core Skills Occupation List 上,他们的收入同样需要达到临时技术移民收入门槛 (TSMIT) 的规定。
第三个途径则适用于那些收入较低但具备必要技能的工人。
学生签证变化
海外海外留学生和毕业生是澳大利亚 「永久临时移民」 中最大的一部分,而学生签证也是改革的重点。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变化就是提高了对来澳学习的学生的英语语言要求。
据可靠消息,从 2023 年年初开始,假如想要申请学生签证,那么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 (IELTS) 的成绩最少要达到 6.0(之前为 5.5),当然,其余等效的英语语言能力测试也能,就比如 PTE 学术英语。
与此同一时间,临时毕业生签证所需的测试成绩也将从 6.0 提高到 6.5。
按照新的移民战略,政府还将引入一项针对所有国际学生的新的 Genuine Student Test,以取代现有的 Genuine Temporary Entrant。
移民战略还指出:「这将打击那些主要目的是来澳工作而非学习的非真切学生。」
此外,政府还发布了新的学生签证和学生监护人签证申请优先处理事项,并承诺将极严审查来自于 「高风险机构」 的申请。
临时毕业生签证的变化
从 2024 年中期开始,政府将 「加强和简化」 临时毕业生签证,具体变化如下:
年龄限制:
按照新的规定,申请人需要在 35 岁以下 (目前为 50 岁以下)。
缩短签证有效期:
对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的学生,最初的临时毕业生签证期限将缩短为两年,对通过研究获得硕士学位的学生,签证期限将缩短为三年。
在偏远地区的学生则将有资格获得第二份签证,签证有效期则将根据他们所处的位置决定,一到两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