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generated, samurai, city-8580130.jpg

去日本旅游购物请注意:在日本有些店只收现金

在日本,虽然支付宝、微信、信用卡等还蛮普遍使用的,但日本有些餐厅、景点只收现金,因此去日本的时候,身上必须带充足日元现金。
尤其注意看,遇到写着 「现金のみ」 牌牌的时候,就意味着该场所只接受现金支付,不接受其余支付方式,如信用卡、支付宝等。
临时再去 ATM 机取钱,有可能要手续费,还有你得花时间去额外找。
基本上便利店都有 ATM 机:
原本在日本 ATM 机取现金不可以手续费?!但也不是所有的卡都能取出钱.. 以防万一,多带几张卡去日本。

举例一些只能用现金支付的场合:
新干线购票 车站购票 (部分机器支持用信用卡,但不多)
充值交通卡 补票
自行售货机 小商店 (当地超市) 摊贩 (特别是偏僻地区)
寺庙神社 御守朱引
一些饭店 酒店的人头税
一些温泉旅馆
扭蛋机、娃娃机

为什么如今移动支付已经很发达,在日本多数人还是爱用现金?
日本的电子信息技术和基础建设都特别发达,但现金仍然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截至 2022 年年底,日本共计有 185.9 亿张纸币在流通,按日本总人口 1.25 亿人来粗略估算人均拥有纸币数量约 150 张。
日本人爱用现金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很强,对第三方支付手段有抵触与抗拒,不愿意让个人信息被大数据掌控。日本政府推了几年的身份证制度推不开来,也是这一个原因。
现金能匿名使用,也不会留下可查到的消费记录。而移动支付的每一笔消费都会留下记录,这让日本人感觉很没有隐私。
日本移动支付初期推广时,711 推出的移动支付还曾出现个人信息泄露信用卡盗刷的严重安全事件,这也破坏了人们对支付 APP 的信任感。

第二个关键的原因,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超过 65 岁的老人占比 27%,相当于每 4 人中就有一位 65 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基本上都已习惯现金支付。并且,上了年纪后多少会有视力、听力方面障碍。
假如电子支付工具的界面复杂,用起来不很方便的话,打字、输入、确认密码,这部分都会成为劝退老人的原由。

第三个关键的原因,日本原有的支付体系特别完善发达,系统保持完好。各种便利现金使用的设施布放维护也很到位。大量的饮料机、地铁站、临时寄存柜等等各种便民设施,近乎均是只接受现金的。
这就导致人们已经对现金支付有必须路径依赖,对新出现的移动支付需求不大。对整个社会来说,认为没有必要再花大成本来升级已有的各种支付软硬件。
日本自行贩卖机的历史可谓十分悠久,人均部署量居世界前列。你在日本找不到一台完完全全不支持现金、只支持电子支付的自贩机。
第四个原因,日本制作纸币采用奈良时代流传下来的越前和纸,工艺特别精细,伪造难度高,因此日本特别罕见假钞。
这种和纸还用于书写奉书 (既用来上书天皇旨意和将军的命令),或许日本人在这种质地优良的纸币上感受到了神性,所以现金也是必须时代意义的文化符号。

日本地处灾害频繁的地震带,一旦出现灾害停水停电,这种时候现金才是最实用的。这也是现金在日本之因此平时用和偏爱的关键原因。
在日本使用西瓜卡、信用卡等支付很方便,能返积分还有各种折扣。因此信用卡的普及地步都比移动支付要高。但有日本的一些商家拒绝接受信用卡支付。一方面,他们不愿意承担给信用卡公司的手续费,另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忍受信用卡公司三个月之后现金到帐的规矩,更喜欢每天关门时数现金的乐趣,以保证商店有足够的流动资金。
近年来伴随外国旅客特别是中国旅客的增加,为了迎合大家的支付习惯,日本社会已开始逐渐设置各种电子支付系统。对传统方式已经特别流畅、低成本运转的日本来说,或许仅有全球化的贸易趋势,会让她不可不一并加入到非现金的时代。
关于日本现金
日当事人国家内流通货币共 「4 款纸钞」+「6 款硬币」,通货单位为 「円」(えん),通货记号为 「¥」,国际上的通货代码为 JPY。四种纸钞分别为一万円、五千円、二千円与一千円,六款硬币则是五百元、百円、五十円、十円、五円与一円。
战后的日本,纸币上的人物不用政治家头像,而是科学家思想家作家。纸币背面均是具有代表性的自然资源或历史文化。
2004 年发行的纸币:
一万日元,正面是 「思想家」 福泽谕吉大师。
五千日元,正面是 「文学学家」 樋口一叶女士。
一千日元,正面是 「生物学家」 野口英世先生。
马上在 2024 年发行的新版纸币:
一万日元,正面是 「日本资本主义之父」 涩泽荣一
五千日元,正面是 「日本第一位女海外留学生」 津田梅子
一千日元,正面是 「日本近代医学之父」 北里柴三郎
2024 年将发行新版纸币,与旧钞相比,日币新钞有更精细的水印预防伪造,还有世界最新的 3D 图像旋转设计,纸钞上的人像会伴随角度变化。另外,纸钞上的数字也加大,让人更容易识别。

购物车
在线客服系统